重慶中職中專網為重慶初中升學考試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重慶中考生提供中專、中職、技校的擇校、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重慶中職中專網為重慶初中升學考試民間信息交流平臺,本站主要為重慶中考生提供中專、中職、技校的擇校、報考指導服務,權威信息請以重慶市教育考試院和各中職招生院校官方信息為準。
重慶中職中專招生網大家整理“2023年重慶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相關內容,希望對各位同學的報名報考有所幫助。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做好2023 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教委(教育局、公共服務局),有關直屬單位 :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切實做好 2023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把疫情對招生工作的影響降到最低,確保我市經濟社會穩中向好發展,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
一、提高認識,樹立全局意識
招生工作關系到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關系到社會穩定和政治安定,各區縣要深刻認識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從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和培養滿足現代化建設所需人才的角度出發, 提高中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適度擴大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中職招生工作, 確保中等職業教育招生 12.2 萬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二、多措并舉,深化制度改革
(一)加強統籌管理,促進職普協調發展
各區縣要堅持職普招生大體相當的原則,科學核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辦學規模和年度招生計劃,加強對高中階段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的統籌管理。要把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發展中等職業教育,切實推進高中階段職普協調發展,穩步擴大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確保我市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一致。
(二)優化學校布局,動態調整專業結構
各區縣要合理優化中職教育布局結構,推動職業教育整體培養水平顯著提高,積極構建與產業鏈、創新鏈緊密對接的專業體系,優化中職學校專業設置,整合資源,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提高辦學水平。對辦學經費投入嚴重不足、辦學條件不達標的中職學校,應嚴格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支持區縣政府和市級相關部門、其它行業組織等職業教育辦學主體,建設一批綜合實力強、辦學水平高的中職學校。支持舉辦與行業企業發展密切相關、市場需求旺盛的專業,限制和淘汰市場需求不足的專業。
(三)推進改革創新,做好教育改革試點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結合我市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情況,積極推進中職學校與本科院校對口貫通“3+4”分段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和“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人才一體化培養改革試點工作,認真做好改革試點工作的宣傳和組織實施,將招生計劃、招生對象、就學形式、學習地點、培養目標、學習年限等改革試點有關事項明確告知學生、家長及社會。
(四)拓寬招生區域,穩步開展市外招生
各優質中職學校要立足我市,建立與周邊省區協作的招生機制,教育部安排跨省招生計劃的中
職學校要加強面向貴州、云南、四川、陜西、甘肅等周邊省份的招生宣傳,穩定并適度擴大市外招生規模。嚴格執行我市有關規定,嚴禁以就讀中職名義轉戶我市后再到普通高中注冊學籍就讀 ;嚴格執行學生在市內中職學校注冊學籍并就讀方能享受資助政策的規定。教育部未安排跨省招生計劃的中職學校,不得開展跨省招生。教育類、醫藥衛生類和司法服務類專業(含 3年制和 5年制)不得面向市外招生。
(五)助力脫貧攻堅,加大職教扶貧力度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采取切實措施,充分發揮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積極引導歷屆初中畢業生、未升學高中畢業生、城鄉勞動者、退役士兵、下崗職工、返鄉農民工等社會適齡人群, 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以及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返貧家庭子女等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要會同扶貧部門加強對建檔立卡戶報名信息的比對,逐人核實報名資料,及時公示有關信息,接受學生、學校和社會的監督。中職學校要通過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信息管理系統及時錄入建檔立卡戶學生信息,及時完成新生注冊工作,落實好建檔立卡戶學生資助工作,做到應助盡助,不讓一個學生因經濟困難而放棄學習。
(六)加強學籍管理,強化動態管理機制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嚴格按照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歷教育學生學籍電子注冊辦法(試行)》,加強學籍管理動態監管,中職學校要加強學籍管理隊伍建設,做到專人負責、管理和操作,要按照中職學生學籍電子注冊辦法要求,加強新生學籍電子注冊和在校生學年電子注冊工作,嚴格程序,嚴格把關,嚴格審核管理,確保學籍電子注冊工作及時有序完成。對于希望升入中職學校的初三分流學生,可通過開設職業課程或與中職學校合作等方式實行春季招生,待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后,學籍轉入中職學校 ;對跨省招生合作辦學招收的學生,在就讀學校注冊學籍,在聯辦學校備案。要嚴格執行基本學制,對有弄虛作假行為的,要一查到底,對于情節嚴重的要嚴肅查處。
(七)加強宣傳引導,積極擴大招生規模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努力創新工作方式,通過“互聯網 +”線上宣傳方式和報刊、電視、廣播、微信等開展招生工作。充分利用高職擴招、普通高等學校專升本擴招等有力政策,加大宣傳,積極引導學生接受中等職業教育。要按照統一部署,組織實施好職業教育宣傳周、宣傳月等活動、校園開放日、政策咨詢會、宣講會等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招生宣傳,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充分了解職業教育招生、就業、獎學金、資助等政策。利用致家長學生的一封信、隨錄取通知一同寄送等形式, 讓學生第一時間了解中等職業教育資助政策,了解接受資助的方式和渠道。要密切關注招生輿情, 積極回應社會熱點和關切,對不實報道信息要及時予以澄清。
三、強化監管,嚴格規范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區縣、中職學校要將完成招生任務作為年度重點目標任務,加大對招生工作的領導,建立健全招生工作目標管理機制,出臺實質性措施和問責制度,將招生計劃完成情況作為重要考核指標, 切實完成下達的招生和送生任務。
(二)嚴肅招生紀律
各區縣要嚴格招生秩序,堅持統一制定招生政策、統一工作部署、統一組織實施、統一組織生源、統一招生宣傳、統一考核監督的“六統一”辦法,堅持“一生一卡一號”的招生政策。對不具備中
職學校學歷教育辦學資質的學校和未經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審批設立的中職分校、辦學點,要堅決予以取締招生資格。嚴禁轄區內中職學校未經審批擅自開設醫藥衛生類、教育類、司法服務類專業; 嚴禁無計劃、超計劃招生 ;嚴禁掛靠、分包、承包等違規辦學行為 ;嚴禁以所謂“專業(部)”為名開辦“校中校”等違規聯合辦學形式 ;嚴禁對每年下達的中職學校指令性招生計劃另設條件,變相實施地方保護主義 ;嚴禁用基金會、協會等社會團體賬戶向中職學校收取“門檻費”等任何費用 ; 嚴禁以虛假不實音像、圖片、文字進行升學或就業虛假宣傳,欺騙、誤導學生 ;嚴禁向生源學校及其教師支付生源費 ;嚴禁以招生獎勵、勞務費、宣傳費等變相支付校內外一切人員生源費 ;嚴禁委托中介機構開展有償招生 ;嚴禁以成人高等教育形式進行宣傳,并組織在校學生報考成人高等學歷教育 ;嚴禁生源學校及其教師在招生過程中向中職學校或學生索要、收受任何名義的經費或實物 ; 嚴禁向中介機構及有關人員提供生源和生源信息 ;嚴禁教師干預或代替學生填報志愿。
(三)加大監督力度
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各區縣要進一步加強對招生學校的監督檢查, 堅持組織監督、群眾監督、紀檢監督、輿論監督、法律監督等”五監督”,對中職學校基本條件、招生專業等基本情況進行嚴格把關,確保具有基本辦學條件和教育教學質量。對違規招生、辦學秩序混亂、資助和免學費工作中出現嚴重問題,要視情節予以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并依法追究主要負責人相關責任。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中職學校不得以任何名義設立異地分校和辦學點。
(四)加強考核管理
市教委將把送生情況納入生源地招生完成總量進行拉通計算。各區縣應嚴格執行指令性送生計劃,將其納入本地招生計劃統籌安排,嚴禁按區域間、學校間生源封鎖,不得無故阻礙在本區縣下達有指令性計劃的中職學校開展招生活動,堅決杜絕地方保護主義,嚴禁封鎖轄區外中職學校的有效招生信息。市教委適時組織專項督查,對出現違紀違規的區縣和學校,在全市范圍內通報批評, 并對所涉及的有關單位和人員予以嚴肅處理。
上就是關于“2023年重慶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內容了。考生如果想獲得更多關于重慶中專招生、錄取分數線、畢業相關資訊,敬請關注重慶中專招生網(http://cqknls.com/)。
本文標題:2023年重慶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中考生,快來測一測適合報考的學校吧!
根據模考/估分情況,測算錄取概率,提供針對性的升學方案...我是:
考生情況:
填寫信息,獲取結果:
免責聲明
掃一掃添加企業微信
與重慶中專升學專業老師, 一對一咨詢,在線實時為你解答疑問!